pg试玩在线网站免费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pg试玩在线网站免费 > 新闻动态 > 19岁被立为皇后,一生无子却受尽宠爱,萧菩萨哥最后却被妾室逼死_皇帝_辽国_承天

19岁被立为皇后,一生无子却受尽宠爱,萧菩萨哥最后却被妾室逼死_皇帝_辽国_承天
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2:05    点击次数:179

公元907年至1125年间,中国北方曾孕育出一个强盛的王朝——辽国。这个王朝疆域广袤,实力强劲,是当时北宋最为强大的对手之一。

在辽国最辉煌的时代,有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后诞生。她出身于显赫的权贵之家,家族背景深厚——她的姑姑是掌握大权的太后萧燕燕,舅舅则是北府宰相韩德让,政治地位显赫。她本人不仅容貌秀丽,才艺出众,尤其精通音乐和琴棋书画,品性柔和贤淑。年仅十九岁,她便被立为皇后,深得皇帝这个表哥的宠爱,后宫中的威望无人能敌。

然而,如此手握重权、备受宠爱的女人,最终却步步为营,被权谋所困,惨遭他人暗算,死于非命。更令人唏嘘的是,她的家族也由此开始衰败没落。

展开剩余90%

她究竟是谁?她的一生又经历了怎样的风云际会?

她正是辽国的齐天皇后——萧菩萨哥。

萧菩萨哥诞生于一个强权霸道、女性可掌政的特殊时代,一个草原文明与中原文化交织融合的年代。她出自“后族”,这一身份在辽国极其尊贵。后族相当于“外戚”,但不同于其他王朝外戚多变的家族势力,辽国的后族较为固定,统统姓萧,男女皆是后族成员。

不过,后族内部并非单一血脉,主要分为三个分支,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以开国太后述律平为代表的应天派,以及以承天太后萧燕燕为首的承天派。应天派历史悠久,人口众多,人才济济;而承天派则是后起之秀,到了萧菩萨哥的时代,承天派势力强大,一度压倒应天派,但家族人口稀少,人才相对匮乏。

辽国有一条重要传统:后族只能与皇族联姻,而皇族统一姓“耶律”。

不同于中原封建王朝普遍限制女性干政的习惯,辽国女性在政治上拥有较大空间。虽说中原历代皇后多以温婉贤淑为美,像齐天皇后萧菩萨哥这样的柔弱贤德,符合传统审美,但辽国女性的实际表现远非“柔弱”,她们充满魄力与权谋。

比如应天太后述律平,她辅佐丈夫耶律阿骨打创建辽国,设计埋伏斩杀多位谋反诸部首领,牢牢掌握皇权,甚至不惜自断右手以表忠诚,令朝廷文武畏惧不敢违逆。

而承天太后萧燕燕则亲自统兵出征,迎战大宋名将杨业,在陈家谷战役中大破敌军。她拉拢权臣韩德让稳固朝中地位,并在政治上极为清醒,缔结“澶渊之盟”,为辽国带来几十年和平与繁荣。

相比之下,萧菩萨哥的起点相当优越。她的姑姑是权倾朝野的太后,舅舅韩德让则是圣宗皇帝耶律隆绪的贴身顾问,北府宰相,家族势力无人可及。出生于显贵之家,她的童年无忧无虑,长相甜美,知书达理,略带娇纵。面对权势滔天的姑姑,她表现得谦逊有礼,深得萧太后喜爱。

不过,萧菩萨哥并非圣宗皇帝的唯一皇后。起初,圣宗皇帝的母亲萧太后为巩固政权,挑选了应天太后一脉的皇后,然而这位皇后未获皇帝喜爱且无子。此时,后族承天太后一脉的萧氏女儿,也就是萧菩萨哥所在家族的亲戚,进入宫廷并极受皇帝宠爱,三年内生下长子和两位公主,迅速晋升为贵妃,掌控后宫大权。遗憾的是,她年仅24岁便随皇帝巡游时去世。

萧太后随即安排年轻的萧菩萨哥入宫,彼时她只有12岁。据说,年近24岁的圣宗皇帝对这位美丽才情兼备的表妹一见钟情,不久便从失去贵妃的阴影中走出。萧菩萨哥起初只是普通妃子,且后宫中已无需要她与应天太后一脉争斗的重担,生活轻松无忧。皇帝对她宠爱有加,婆婆萧太后也对她关怀备至,再加上强大的舅舅韩德让,她的地位堪称风光无限。

好运接踵而至,她很快生下皇帝的第一个嫡子,母以子贵。原本的皇后因莫名罪名被降为贵妃,19岁的萧菩萨哥遂被立为皇后,尊号“齐天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连掌权多年的萧太后也未曾获此尊号,可见皇帝对她的宠爱非同寻常。

然而,顺境未能持续。齐天皇后的儿子夭折,圣宗皇帝失去唯一继承人。更糟的是,已故贵妃的长子也早逝,年轻皇帝接连失去两个皇子,这在权力斗争激烈的大辽国,危机四伏。皇帝也未急于再纳新妃,这种僵局持续多年。

时间流逝,圣宗皇帝35岁仍无嫡子,萧太后终于坐不住,为他挑选新后妃。此时,仆隗氏、耿氏及顺圣元妃萧耨斤相继入宫。仆隗氏生下一皇子,萧耨斤生下一公主,被封为元妃。身份不高的仆隗氏与只生女儿的元妃对齐天皇后尚未构成威胁,她还有时间与机会。

尽管圣宗皇帝宠爱齐天皇后,但子嗣问题是皇家大事,个人感情被皇权所压制。几年后,25岁的耿氏诞下皇子宗愿,然而因非后族出身,宗愿无继承资格,这也是辽国长久以来的铁律。

随着年岁增长,皇帝压力骤增。若无嫡子继承,皇位必归弟弟,这对任何君主都是难以接受的耻辱。曾是皇帝最强依靠的承天太后萧燕燕去世,同父同母的弟弟隆庆逐渐蠢蠢欲动,紧接着,舅舅韩德让也辞世,圣宗皇帝失去两大支柱,朝中局势愈发险恶。

齐天皇后萧菩萨哥亦陷入困境,失去两位强大助力、无子嗣,使她宫中地位岌岌可危。但她未能认清局势,仍沉浸于十余年皇后身份,认为君恩不减,稳坐宠妃之位,无法自拔。她缺乏应对复杂宫斗的智慧,自然也不能比肩萧太后辅佐两朝的功绩。反而,她心中暗藏一丝喜悦,因为多年在姑姑阴影下受限的兴趣爱好终于得以释放。

她酷爱音律、娱乐生活,甚至生活奢华,姑姑和舅舅相继去世后,她没有承担重任,反而沉溺宴乐,频繁举办歌舞盛会,生活恣意豪放。与萧太后稳重深沉的风范相比,差距显而易见。

不过,这种行为亦可理解。皇帝仍依赖皇后家族势力压制弟弟隆庆,而皇帝的新助力是耶律制心与耶律遂正——韩德让的儿子们,亦是萧菩萨哥的亲表哥。韩家因功被赐皇姓耶律,子孙改姓,实力强大。得此外援,萧菩萨哥的生活愈发自由洒脱,除无子嗣外几无遗憾。

或许天佑圣宗,元妃萧耨斤顺利诞下皇子宗真,十年悬念终结。宗真出身正统后族,应天太后述律平后裔,其家族人才辈出,是辽国最强大家族之一。元妃关系带动应天派后族逐渐登上政治舞台。

皇子宗真的出生带来好运,曾威胁皇位的弟弟隆庆去世,圣宗皇帝以最高礼遇厚葬他,赐其“皇太弟”尊号,皇位危机解除。

但对齐天皇后而言,这却并非好消息。皇帝倚重承天太后一脉的表哥们抗衡皇弟,隆庆死去后,皇帝察觉后族势力过大,开始压制承天派,重用元妃一脉。为安抚皇后,皇帝将宗真托付给她抚养。皇后与宗真关系融洽,但此举却刺痛元妃心灵,皇后浑然不觉。

不久,皇后亦诞下嫡子,圣宗皇帝大喜,宣布大赦天下。但好景不长,这位嫡子又夭折,令皇后痛苦万分。皇帝为抚慰她,将其生日定为顺天节,举国欢庆,还赐予豪华车驾,精选最优秀乐工陪伴,甚至亲自与她共研音律,献唱悦耳歌声,渐渐减轻她的悲痛。

然君王终需为朝政和子嗣考虑,他提拔元妃萧耨斤的兄弟萧孝穆为北府宰相,皇后表哥耶律制心任南院大王,封萧耨斤幼子宗元为秦国王。被压制多年的应天派后族借此崛起,人才众多,势力远超承天派。

皇帝虽谨慎平衡权力,终难避免衰老与权力交替。他为太子宗真铺路,应天派势力渐占上风。萧菩萨哥未能及时应变,或感无措,只能听凭命运摆布,在后宫逐渐被元妃压制。

元妃萧耨斤开始夺权,安插密探搜集皇后把柄,最终借皇后与两位乐工关系密切,造谣指控皇后私通。圣宗皇帝不信,皇后愤怒欲诛元妃亲信,但元妃巧妙保住亲信,事件不了了之。

宫斗中,齐天皇后节节败退,逐渐失去威望。年迈圣宗皇帝临终叮嘱太子善待皇后,不可加害,太子泪眼答允。元妃萧耨斤则心怀怨恨,她忍辱多年,看儿子被皇后抚养,母慈子孝,心中难忍妒忌。

圣宗皇帝去世后,元妃自立为皇太后,效仿先朝太后掌控朝政,将萧菩萨哥驱逐幽禁,继而下令谋杀她,草草以庶人身份安葬,随从无一幸免。

自此,萧太后萧燕燕的家族及韩德让家族逐渐没落,应天太后一脉后族彻底崛起,权力达到巅峰。萧太后、韩德让、圣宗皇帝皆未曾预料这场悲剧。

这位曾享半生荣华的皇后,最终命丧他人之手,凄凉落幕,令人感慨万分。古语有云:“父母爱子,必为之计深远。”给予孩子过于安逸的生活,无助于成长。唯有让他们直面风雨,学会在困境中自强,才能真正成长。人的胸怀与才智,唯有经过苦难、委屈与挫折方能壮大。无论是皇族贵族,还是平凡百姓,皆然如此。

发布于:天津市